村扶贫工作汇报材料范文篇1
一、基本情况
XXX位于XXX县XXX汾河东岸,是“十三五期间确定的XXX市市级贫困村。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0亩,退耕地面积277亩,荒山荒坡435亩。全村平均海拔超过1850米,村内沟壑遍布,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其基本地理特征。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能力软弱是XXX扶贫开发的“三座大山。
XXX共232户,总人口554人,村常驻人口150人,其中贫困户40人,村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26名,村两委5人。全村有低保户78人、五保户4人、经过5次贫困户的动态调整截止2017年8月最终确认全村贫困人口95户25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5%。2016年脱贫14户42人(16.8%),2017年剩余贫困户81户208人(83.2%)。
全村主要以种植马铃薯、小杂粮为主导产业,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105元。
二、贫困户贫困原因分析统计
贫困户共95户250人
(一)按性别属性
男性131人(52.4%),女性119人(47.6%)。
(二)按贫困属性
一般贫困户190人(76%)、低保户17人(6.8%)、低保贫困户18人(7.2%)和一般农户25人(10%)。
(三)按年龄属性
其中18岁以下51人(20.4%),18-45岁88人(35.2%)、45-65岁92人(36.8%)、65岁及以上19人(7.6%)。
(四)按致贫属性
因缺技术致贫190人(76%)、因缺劳动力致贫22人(8.8%)、因缺土地致贫8人(3.2%)、因缺资金致贫17人(6.8%)、因残致贫1人(0.4%)、因学致贫1人(0.4%)、因灾致贫2人(0.8%)。
三、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XXX在XXX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国网XXX供电公司帮扶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以整村脱贫为载体、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着力点,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农村环境大改善、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大提升、农民素质大提高,XXX正呈现出快速良性发展局面。围绕整村扶贫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瞄准目标,系统编制扶贫规划。规划是蓝图、是方向,突出规划的导向性和科学性,以推进“整村推进为抓手,按照“七有四通三解决(“七有指有稳定收入、有基本保障、有基础知识、有一定技能、有稳固住房、有服务中心、有好的班子;“四通指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三解决指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全面解决生态和扶贫移民问题)的目标,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从公共服务到基层组织建设、从民生改善到扶贫培训,系统编制完善了XXX整村扶贫2017-2019三年规划。在规划中,注重前瞻性和操作性,既适度超前,又结合实际,使整个扶贫开发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大力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四大工程。一是用电工程。2015-2016年XXX供电公司积极争取资金130万元,新增改造配变容量200千伏安,线路3524米,全面完成XXX配电网改造,为村集体和村民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二是饮水工程。村扶贫组织积极上报乡政府,整合资金70余万元,累计完成新建蓄水池1250立方米,安装管道1468米,彻底解决了盐市崖的人畜安全饮水难题。三是环境整治工程。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为契机,实施路灯亮化、道路清洁、绿化乡村共出动劳力354人次。四是阵地建设工程。累积投入20余万元建设了“三室一厅一站一区:村支两委办公室、党群连心室、标准卫生室、村委会议事大厅、爱电驿站、体育活动区,建成了集村务办理、党建工作、医疗服务、图书借阅、体育锻炼等诸多为民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便民服务中心,一改往日办公、开会无固定场所的局面,大力提升了XXX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能力。
三是因地制宜,着力推进产业扶贫。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XXX按照“主导产业不放松、特色产业有突破、户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构建有市场、成规模、高效益贫困村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围绕建设优质现代马铃薯基地的目标,发展马铃薯种植100亩,覆盖农户100户。二是积极突破特色产业。积极瞄准市场,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一:依托康培集团,成功流转土地150余亩建设绿色林木,涉及贫困户20户70人,每亩可增加收入200元。此项产业可每年实现集体经济增收7000余元。产业二:2007年引进核桃树种植,种植面积达300亩,年亩产30斤,收益每亩300元,涉及贫因户40户110人。产业三:与XXX市汾河牡丹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三年土地流转协议,共流转土地450亩用于油用牡丹的种植,贫困户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收益300元,田间管护费用240元。三年后,公司将移交个户,并保底收购产品,使贫困户70户206人稳步增收。三是有序推进劳务就业。通过整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在2016、2017年两年内,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全覆盖行动,采取短期技能培训和学制性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使有受训意愿的贫困户共103人全部得到免费培训,使每个受训劳动者都能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已完成劳动技能培训34人次,26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31人签订了用工协议。
四是整合资源,多方推动社会扶贫。XXX以着力构建政府、行业、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为目标,强化与帮扶部门、扶贫工作队的协调,积极引导社会爱心力量参与扶贫,共筑扶贫开发强大合力。一是帮扶部门XXX供电公司持续加力。强化了与县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区级部门的支持,累计整合各类资金80余万元用于支持XXX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助学等活动。二是定点帮扶成效显著。XXX供电公司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深入XXX定点开展帮扶工作,与建卡贫困户建立一对一帮扶责任制,积极帮助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做到定户、定人、定责开展扶贫工作。三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积极引导爱心组织、人士参与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国网XXX供电公司连续五年组织节日心贴心活动,为全体村民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山西明业爱心服务队等社会爱心组织到XXX开展贫困户慰问活动,为65岁以上老人送去慰问品41份。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有效拓宽了扶贫开发的投入渠道,也增加了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XXX县乡镇脱贫工作考核指标分解表》中项,32小项指标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是因XXX地处偏远,发展一直缓慢,虽然扶贫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贫困村民的期望还有差距,导致贫困村民对扶贫工作满意度只达到79%。
二是村民的思想观念陈旧,发展动力滞后,甚至一少部分村民对“五位一体小额信贷政策产生怀疑,导致“五位一体小额信贷参贷率不高。
三是因XXX地处偏远,主导产业规模小,其他产业发展缓慢,导致村集体经济在低位徘徊,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并达5万元指标刻不容缓。
四是劳务用工输出不满足要求。经上门走访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148人,现有务工人员67人,根据县乡两级政府要求达85%以上,还需进行劳务输出59人。
四、新一轮扶贫工作主要思路和打算
2017年,XXX被XXX县XXX确定目标为整村脱贫,指标为人均年收入达3260元,这对XXX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新一轮XXX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抢抓扶贫机遇,用好支持政策,借力打造,合力攻坚,重点突破,分步实施,争取早日脱贫致富。目标定位:一年有起色,二年全脱贫,三年奔小康。根据工作思路,制定出以下具体措施:
(一)依托“亮旗工程开展具有电网企业特色的精准扶贫工作。坚决以“亮旗工程的旗帜引领,将精准扶贫“亮旗作为一个“亮旗创新项目深植XXX扶贫全过程之中。构建以“企业驻村一带一、“支部到户一帮一、“党员村民一对一的工作格局,号召XXX供电公司党委所属各级党组织齐心协力对XXX开展精准帮扶,一方面充分凝聚各方面的帮扶力量与资源,加大帮扶力度,强化帮扶精度,持续提升贫困户满意度;另一方面以企业全局高度突出和彰显XXX供电公司党委坚强的组织堡垒作用发挥,弘扬了“亮旗精神,彰显了社会责任,在帮扶对象及省市县政府心中塑造形象、提升影响、促进和谐。
(二)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重点培育壮大扶贫新办企业,加大对农村农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推动贫困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构建“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近期主要项目有四个:
一是积极协调XXX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光伏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产业扶贫的有效措施,是造福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民生工程。XXX在结合土窑洞集中新建项目,该项目占地5.6亩,装机容量200千瓦,总投资207万元,建成并网后每年可收入22~25万元左右,该项目利益将按照2:8的比例分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与深度贫困户收益,可带动95户贫困户每年增收1500余元。目前正在进行基础建设,预计在12月中旬可并网发电。
二是建立XXX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在中秋节前与三家企业达成购销合同3份,金额33150.00元,村集体利润实现3500.00元破零。目前,正值马铃薯的成熟收获期,已达成定期收购意向10份,预计可销售马铃薯10万斤左右,可实现利润2万余元。
三是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签订租赁协议。9月份中国移动通信公司XXX分公司对XXX考察后,计划在XXX建设移动信息基站,签订5年合同,年租金1万元,利润8千余元。目前手续正在流转中,预计在12月中旬可签订正式合同。
四是与羊圈庄村合作利用其投资的爬梯厂进行电缆支架的制作。羊圈庄村负责整体运营管理,XXX负责营销业务的承揽,两村派年轻力壮且有专业技术的人进行加工生产,在成本核算后进行利润对半分配,不仅能解决部分贫困户就业问题,还能为村集体利润达5万元提供最大支撑。目前,已与冶峪河快速路改造项目部进行了对接,初步议定了整条河道两侧7公里电缆隧道的支架加工任务,待管理单位对图纸审核无误后签正式合同,合同价约70余万元,利润达7万元以上。
(三)加快推进土窑洞改造。根据县乡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中保障住房安全的战略部署,开展危险土窑洞改造工作,解决人民群众长久居住安全、提升农民居住条件,确保贫困户脱贫。经过个人申请、评议公示、审查公示、核准上报流程,确定了改造户24户。该项目由危改户委托村委会及施工队寻找土地建设。该项目占地4.15亩,项目实施后将彻底解决24户危险土窑洞住户的住房安全问题。目前,项目已经启动,场地已经清理完毕,正在进行基础建设,预计在11月20日完成主体建设,按期完成验收。
(四)全力做好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实事求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目前建档立卡95户,提高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提高贫困群众满意度。
村扶贫工作汇报材料范文篇2
工作汇报,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以下是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2023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我区以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切入点,财政资金主导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思路是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基层基础、构建为农服务体系、密切与农民、贫困户利益联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体工作在资金匹配项目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现将2023年1-6月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资产收益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调度、协调全区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确保工作开展按时间节点快速推进。
二是制定方案。先后印发了《区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通知》、《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区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实施细则》,为开展资产收益扶贫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加强项目调度。立足各贫困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区位、人力资源等情况,紧贴市场需求,从实际出发,选取光伏项目,构建科学合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和促进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农村产业升级、农户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加强的共赢局面。
四是强化监督管理。通过扶贫动态监控系统对项目进行实时监管,系统要求每季度填写资产收益扶贫的报表;根据《区财政局区扶贫开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的通知》,区供销社每月报送《光伏资产收益项目绩效运行监控表》。
二、资金投入与投资完成情况
(一)资产收益扶贫资金计划投入情况
1-6月,区计划投资5400万元用于资产收益扶贫,其中:财政资金5400万元。
(二)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2023年,区计划建设资产收益扶贫项目1个。1-6月已签订分红协议的项目1个,签约率100%。项目投资完成金额54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400万元,完成率100%。
三、取得成效
1-6月,区已实施开展资产收益扶贫的项目1个,为光伏资产收益项目,涉及216村,其中贫困村74个。贫困村平均投入资产收益项目资金25万元,项目带动贫困村集体增收53.92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360人,累计增收197万元,人均增收451.8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村扶贫工作汇报材料范文篇3
爱民乡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下辖4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7000余人。通过精准识别和退出,我乡现有贫困户245户800人,其中,柏树村75户239人,红岩村79户259人,南山村44户146人,土塘村47户159人;低保贫困户141户465人,五保贫困户18户19人。截止目前,全乡已脱贫217户751人,尚有28户49人未脱贫。2018年拟脱贫8户21人(其中柏树村拟脱贫4户9人,户主分别是陈贵杨、桂木水、桂林枝、桂大妹;红岩村拟脱贫2户5人,户主分别是潘隆、胡木得;土塘村拟脱贫2户7人,户主分别是余泽武、王修平)。为了全面做好我乡的脱贫攻坚工作,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我乡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乡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机构健全。
为了全面做好我乡的脱贫攻坚工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各村书记及驻村第一书记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我乡的扶贫工作。同时乡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站,各村成立了扶贫工作室,并且明确了工作职责,确定了乡村干部专职负责脱贫攻坚工作,以及扶贫开发系统维护、档案资料收集、信息报送等日常事务。
二、全面落实“十大工程”
在结对帮扶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户施策,紧紧围绕爱民花生、茭白基地、中药材种植、光伏发电等产业基础,结合我乡各村群众的传统种养殖生产生活习惯,集中力量,统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引导贫困户,尽早脱贫,同时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确保贫困户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具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产业发展扶贫工程。辖区4个行政村因地制宜依托产业扶贫项目,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
1、柏树村药材基地+光伏发电助脱贫。在柏树村6组土地开发项目点上打造147.64亩药材基地,现已种植药材白芨30余亩,其余土地正在养地阶段,同时育苗棚内药材黄精种苗正在培育。鼓励全村75户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入股专业合作社分红,或到农业专业合作社内务工,目前已吸纳10余名贫困户在柏树村药材基地务工。另与县园区企业江西博源堂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在柏树村11组黄家山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中药材种植,现已完成土地流转和土地平整,预计10月中下旬开始种植太子参10亩,11月种植玄参50亩,明春种植枳壳20亩。
柏树村有两个50KW光伏发电站从1月并网发电至今,共计产生收益18931.03元,国家配套补贴7246.12元,截止8月已进行今年第一次收益分配,29户贫困户受益,平均每户受益达650余元。
充分利用小额信贷金融扶贫政策,全村共有47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47000元,并全部入股到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给26户分红100元。
2、红岩村种、养殖产业比翼齐飞,光伏发电锦上添花
红岩村积极探索“农场+基地+农户”模式,村委会与德安县旻隆生态家庭农场签订了合作协议,在9组流转30余亩土地,目前土地已平整好,计划明年发展艾叶种植基地,基地的日常管理由农场负责,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将贫困户雇用到基地内务工。
红岩村帮扶单位水务局积极作为,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送去鸡苗、种猪,截止7月已给16户贫困户送去了16头种猪,给21户贫困户送去了750只鸡苗,3户贫困户60只鸭苗,为贫困户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红岩村已建立一个光伏发电站,从去年7月并网发电至今,已产生效益15615.41元,国家配套补贴24190.46元,截止8月已进行了今年第一次收益分配,19户贫困户受益,平均每户受益达800余元。
此外,全村共有49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49000元,并全部入股到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给24户分红100元。
3、南山村茭白产业金秋收获形势喜人。
南山村在帮扶单位县农业局的支持下发展茭白产业,今年已经种植茭白30余亩,预计年产量2000斤/亩,并成立了茭白专业合作社。国庆前夕是茭白收获季节,目前市场价格4.5元/斤,预计收入达15万元,除去成本,利润有9万元左右,全村44户贫困户已全部入股合作社进行分红,平均每户可分到近2000元,此外对于在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照100元/天的工资雇用到田里劳作,目前已雇用10余人。
全村共有25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25000元,并全部入股到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给14户分红100元。
4、土塘村优质稻产业,以质量取胜
土塘村在高标准农田上开展优质水稻种植。目前已种植30余亩,成立了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入股专业合作社分红,或到农业专业合作社内务工,并按照150元/天的工资标准予以支付。
半个月后将是优质稻收割时期,预计今年产量在2万斤左右。
此外,全村共有29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29000元,并全部入股到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给17户分红100元。
二是就业扶贫工程。全乡已安置贫困户到公益性岗位务工13人,其中保洁员11人,农家书屋管理员2人;介绍在花生扶贫车间、茭白基地等农业产业基地务工15人,介绍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到县园区企业务工3人。
三是危旧房改造扶贫工程。全乡2018年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共有10户,其中7户已脱贫户,3户未脱贫户。为尽快完成危房改造任务,乡党委政府经过与爱心企业沟通,为他们争取了免费支持每户9吨水泥,90吨水泥8月份已全部配送到位。目前,土塘村的已脱贫户程先枝基本全部完工;南山村未脱贫户洪富根已完工,已脱贫户付岳生门窗已装好,开始粉墙;柏树村已脱贫户王清本周封顶,李保恩本周安装门窗,未脱贫户王贤柏门窗已装好,陈贵杨门窗已装好;红岩村已脱贫户罗华星本周拆掉模板、粉刷,吴祥本周倒地面、粉刷,罗国华本周定模板。
四是基础设施扶贫工程。今年以来,投入资金21万元,新建南山村3组简易桥梁,对9组护坡维修整治,对5组、10组农村公路进行硬化及排水管维修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
五是村庄整治工程。2018年投资35万元,用于南山村4组水库移民居住点的道路、池塘、绿化等方面的村庄整治。此外,南山9组新上报了一个污水处理项目,该项目投资约30万元,计划12月中旬完工,现正在进行设计、预算及招投标等程序。
六是社会保障扶贫工程。通过财政兜底保障帮扶,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9月份共计发放低保金357人775522元,五保金26人63435。
七是教育扶贫工程。积极配合县扶贫移民办、县教育主管部门,做好贫困户学生信息收集汇总,为119名在校学生申请春季教育帮扶补助,共计101339.37元。其中小学生76人53510元;初中生28人29079.37元;高中生28人18750元;另积极申报中高职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资金补助,上半年共计补助15人69000元。
八是健康扶贫工程。帮扶因病入院治疗贫困户,通过居民医疗保险及大病救助等途径减免医疗费,并全面实现先看病,后付费。对全乡所有贫困户由乡财政统一代缴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并且按要求免除贫困户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对各村的扶贫工作宣传力度不够,鲜有在市级以上宣传媒体上稿报道。
二是部分帮扶干部虽然都经常下户,但是流于形式,只和贫困户家中某个人接触,简单的送送慰问物资、填个表,没有真正沉下心来,与贫困户谈心交朋友,没有真正了解其需要什么。有的扶帮干部想在产业帮扶上做文章,但都不了了之。
三是部分帮扶干部APP没有做到每月签到更新,一证一册填写不完善、不规范,贫困户已享受的政策部分项目未登记,贫困户未签字确认等。
四是上报材料不及时。有些村每每需要上报材料表格时,总要三催四请,即使交来也是质量不高,导致常有材料逾期上报至县里的情况发生。
五是产业扶贫收益与贫困户未有效对接。各村虽均有产业,但贫困户收益效果不是很好。一是未有效吸纳贫困户在合作社内务工;二是未有效引导贫困户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其他形式入股到合作社,难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使得扶贫产业项目未能高效的惠及贫困户,让扶贫产业项目在扶贫效率上大打折扣。
四、下一步打算
1、竭尽全力抓产业。充分借助帮扶单位和连心强基工作组的有效力量,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引领作用,结合实际为各村产业发展布局多谋划、多筹措,建立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动员贫困户以劳动技能、土地、山林等多种方式入股,参与产业发展,让贫困户共享更多的发展红利。
2、不遗余力抓常规。一要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干部的管理,明确驻村帮扶的工作和时间要求。同时时常组织脱贫攻坚业务培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帮扶干部队伍。提高材料上报效率及质量。二要各村明确扶贫材料上报责任人;将材料报送是否及时作为年底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
【村扶贫工作汇报材料(收集3篇) 】相关文章:
四年级日记[精选9](整理5篇) 2024-07-27
描写秋天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7
下雪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7-13
[精选]开学日记(整理5篇) 2024-07-04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整理2篇) 2024-07-04
开学第一天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7-04
[精选]暑假旅游日记20(整理12篇) 2024-07-03
说到做到作文(整理5篇) 2024-07-28
村扶贫工作汇报材料(收集3篇) 2024-07-28
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工作总结(收集3篇) 2024-07-28